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“90后”女生夏梦莹在双抗药物研发走了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

发布时间: 2025-08-07 14:09:23 作者: 新闻中心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数量已超越了14万家。其中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达到14600多家。

  5月13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新征程上的奋斗者”中外记者见面会,请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围绕“走专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”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。

  会上,作为此次受邀出席见面会的唯一一名“90后”,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临床运营资深总监夏梦莹介绍称,新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,任何一个新药在上市获批之前,都有必要进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。国际上一个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新药,从立项到获批上市,通常要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,耗费10年以上的时间。尽管前方困难重重,我们仍就希望能够通过科学技术创新,让广大患者能够率先使用全球突破性的疾病治疗方案。

  政知君了解到,夏梦莹2012年中山大学毕业后,怀着科技报国热情投身生物药物开发产业。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其团队独立自主研发11个单克隆抗体新药的稳定细胞株开发,超1.6万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用药,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前沿治疗机会。

  目前,她直接负责的临床项目中,有4个项目已上市,其中被用来治疗胃癌和宫颈癌的创新药卡度尼利,以及被用来医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依沃西,在多种肿瘤疾病治疗中临床效果良好,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医药费用。这两种药在2024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。

  “在传统的肿瘤治疗上,传统的生物单抗药物只能作用于一个关键的疾病治疗靶点,这在疗效上会有一些局限性。但是我们研发的新一代双抗药物,它可以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。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我们大家可以同时有两个途径去攻克肿瘤细胞建立的‘保护伞’,是一个1+12的方法。”夏梦莹会上介绍,在双抗药物的研发上,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,双抗新药已经慢慢的变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。

  她举例称,其研发的一款用来医治非小细胞肺癌的双抗新药,这个药物目前已经在一项Ⅲ期关键性临床试验中,对比国际标准治疗方案,实现疗效接近翻倍,这让我们团队都感觉到很欢欣和鼓舞。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为广大患者创建出先进的疗法及新药。